卫蓝新能源
行业背景
INDUSTRY BACKGROUND
#新能源 #混合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全固态锂电池
续航里程焦虑,是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痛点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快速增长,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的需求愈演愈烈。特别是高端电动车,为拉开产品体验差距,对单次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有着强烈的迫切需求。 固态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体积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技术已基本成熟,是未来动力电池的确定性主流技术与产品路线,被列为国家层面的动力电池发展战略。 预计2025年,适用于固态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中高端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170-230GWH。
企业介绍
ENTERPRISE INTERDUCTION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通过原始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应用覆盖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 公司由“中国锂电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原北汽新能源总工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为国家级重大项目,中科院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亮点
PROJECT HIGHLIGHTS
公司的超高能量密度固液混合电池产品,使用高容量的复合金属锂材料作负极,电芯能量密度可达到 360WH/KG,比现行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285WH/KG)高出 20%左右。可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目标客户的整车里程可达 1000KM(150KWH 电池包)。 除能量密度高外,该电池循环寿命长,可靠性高,热箱、过充、针刺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能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可在-20℃~60℃宽温度范围工作,安全性满足 GB/T 国标要求。 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应用于蔚来ET7等高端电动车型。
卫蓝公司是中科院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国家级重大项目,由陈立泉院士(“中国锂电第一人”,为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的博士生导师)参与发起,具备中科院物理所核心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电池控制技术和明确的技术路线。 目前,公司已形成国际领先的固态电池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固态电解质、界面改性、预锂化、离子导体膜、原位固化。 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拥有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包括200+发明专利,涉及固态电池复合正极、固态电解质、隔膜和负极等核心材料和技术;承担20+国家及省部级研发项目等。
卫蓝新能源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和山东淄博拥有 4 大生产基地。 湖州的年产 2GWH 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建设,采用负极预锂化、固态电解质等工艺和材料,形成了全球首条可以量产高能量密度 360WH/KG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 该固液混合电池产品具备以下特点: (1)采用硅碳负极和预锂化技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到360WH/KG,远高于市面上的动力电池最高的能量密度 285WH/KG,能量密度提升约 20%,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采用原位固化技术、匹配固态电解质材料应用,提升高能 量密度下的电池安全特性,满足国标 GB38031-2020 的安全要求; (3)在高能量密度下,提升电池续航里程,满足整车用 50 万公里以上的里程要求; (4)采用的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远高于传统液态电解质; (5)热箱、过充、针刺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能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 该产线的建设、投产将填补国内 300WH/KG 以上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空白,实现我国固态电池研究和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汽车动力电池现主要合作客户为蔚来汽车,1000 公里续航的高能量密度产品将于2022 年 Q4 量产,装备与蔚来ET7等高端电动车型。 除蔚来汽车以外,其他正在积极展开合作的乘用车客户有华为问界、小米汽车、极氪汽车、路特斯汽车等股东客户以及高合、合众等其他造车新势力。 除乘用车客户外,卫蓝还有比如潍柴、福田戴姆勒等商用车客户。与福田戴姆勒合作开发的面向下一代重卡电池产品,体积能量密度达到 500Wh/L,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商用车。
已获得蔚来汽车、小米集团、华为哈勃、吉利控股、国汽投资、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国投集团、三峡资本、中信资本、招商资本,等众多头部产业与资本支持。
*以上信息,均来自于企业官网、企业披露信息、公开市场研报、新闻报道、科研学术期刊等。